所在位置:首页 > 院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专栏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报道之一 】且将白衣作战袍 誓为民与国安康 ——记战“疫”中的岳阳市一人民医院隔离病房医疗救治团队

来源: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0-03-20 08:57    浏览次数:1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报道之一

且将白衣作战袍 誓为民与国安康

——记战“疫”中的岳阳市一人民医院隔离病房医疗救治团队


2020年3月8日下午5点,,随着最后2名确诊患者开心步出病房,痊愈回家,作为我市首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岳阳市一人民医院南院全部确诊患者清零。该院医务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激战48天,出色完成了所有收治的90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实现了确诊患者“全治愈”、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这是一次了不起的阶段性的胜利。”市一医院党委书记曾强感慨,在全民战“疫”的各条战线中,最紧张最危险的战斗就在隔离病区每天进行着。这里是确诊患者救治的最前沿,这里有精湛医护人员的舍命相搏。“隔离病区有一群内心强大、视死如归的勇士,他们用白衣作为战袍,舍命拼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24小时不眠不休、全时段接触肆虐病毒,才托起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生命方舟。”

使命光荣——

全市首家定点救治医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毗邻湖北的古城巴陵首当其冲,疫情防控压力巨大。2020年这个春节,对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来说,显得格外特殊。

1月21日,根据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统一部署,市一医院南院确定为岳阳首家定点救治医院。接到指令后,医院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院党委书记曾强、院长张壮军靠前作战,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应急防控指挥部,下设综合医疗救治、医院感染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后勤保卫协调等12个专职工作组高效运转;决定由感染科主任李四海带队,组织感染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40余人于当晚19时30分集结出征,在南院隔离病房开辟抗击新冠肺炎的主战场。

特殊时期,雷厉风行。市一医院南院2号楼秒变战场:两小时清空感染科住院病人;一小时内做完整栋大楼消杀灭菌;全体参战人员半小时内集结;紧急培训连夜进行……争分夺秒抗击疫情,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该院整合全院最优质医疗资源,多学科医疗团队全程参与,实行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省市专家组一天两会诊,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竭尽全力开展救治。

面对严峻的防控救治形势,市一医院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挥部的各项决策部署与指令,坚决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和力争“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要求,周密部署,科学应对,精准施策,全院上下众志成城、冲锋在前,打响了一场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誓与病毒抗争到底。

与此同时,全院书百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纷纷写下请战书,要求上到第一线,进入隔离病房救治患者。高昂的斗志、专业的态度、科学的管理、有效的防控,市一医院构筑起阻击疫情的坚强堡垒!

顶风逆行——

用生命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不忘初心,不畏生死,勇敢向前!这就是市一医人的决心!

逆风留守,站岗生命。特殊时期,市一医人始终日夜奋战,舍生忘死,同心协力,抗击疫情!

疫情爆发以来,医院感染科就全员皆兵、全力以赴,当仁不让地奋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身为隔离病区医疗组组长的李四海更是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制订防控方案、强化科室培训、调整隔离病房、调配设备设施……他既当指挥官,又当战斗员,危难险重时刻,他总是冲在最前列。连续40多天,他一直坚守在隔离病区,参与患者救治,指挥调度医护人员,协调各部门工作。

感染科护士长赵梅梅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的“铁娘子”,1月21日起,赵梅梅白天指挥布置隔离病房,晚上组织护士、护理员以及卫生员进行培训,雷厉风行地安排好每一项工作。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长头发不仅难打理,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大年初一,赵梅梅就带头和科室33位姐妹一起自发剪去了长发。

年轻的科室副主任杨景,从隔离病区设立伊始,就奋战隔离病房里,送走了一批批康复患者,他成为隔离区最“顽固”的坚守者。“为患者采集送检标本时,患者剧烈咳嗽,喷出的唾沫都沾在防护面罩上……”说起这些天的工作,坚强的杨景也有一丝后怕。杨景的妻子王咏雪是市一医院呼吸科的副主任:“她肯定也会参加到救治工作中来。我们5岁的孩子已经送到外婆家带了。两人都不敢回家,都不敢告诉家人自己的工作情况。既怕传染家人,又怕家人担心……”

“我年轻,我单身,我先上!”1月21日,市一医院感染科接到救治通知,需要接收岳阳市第一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这时刻不容缓需要一支护理团队。90后女孩夏梦瑶默默穿上了防护服,主动向护士长请缨,她成为医院第一位护理隔离病人的“勇士”。2月16日,刚刚轮岗休整完毕的她,再次请战进入隔离病房。就是这样一位小巧的姑娘,创造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工作两个记录:最早进入隔离病房和直接护理隔离病人时间最长。

逆行勇士冲在前线,并不代表他们对病毒丝毫不怕。面对存在太多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他们也会担心、紧张,也会度过一个个难熬的漫漫长夜。然而,当他们一走进病房,面对更加无助的患者,医务人员的天职,总能让他们立即忘记危险。

每天,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没有手感的手套,抽血,输液,发药,雾化;扛水,发饭,处理大小便,背着几十斤桶消毒,拖地,处理生活垃圾,医疗垃圾,修水管,巡视病房,心理护理,所有的工作都由她(他)们承担。在隔离病区,这些白衣战士们每天至少要在污染区里连续奋战4个多小时,在这4个多小时里,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厕所,出来时人已经虚脱,双手早已被自己的汗水浸到脱皮,脸上也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了深深的压痕,而这只是他们的日常。

全国劳模、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成烜教授年近退休,疫情爆发后,他主动加入全市专家团队,从1月22日开始,他的足迹跑遍了全市各个县市区,10个定点救治医院他每家至少去了两次,帮助医院开展人员培训,参加重症患者会诊查房,进行技术指导……张教授说:“和坚守在危险的隔离病房的年轻人相比,我只能算是发挥余热。”

1月22日,听到我市首例疑似患者入院的消息,刚从德国进修返院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韩钱鹏博士主动请战:“我是年轻人,身体素质好,又在重症医学科,专业对口,该我上!”当天,他穿上防护服走进了隔离病房,始终坚守在疫情患者的身边……

感染科90后护士姚雪程的双胞胎女儿尚未满岁,她主动要求进入隔离病房工作。轮休后又再次请战,“1个多月没抱过孩子,听说她们都长牙了……”说起孩子,她泪流满面,但转身走进病房,她又坚毅果敢,将患者护理得细致周全。

南院综合内科副主任李光有过重症ICU工作经历,第一时间请战进入隔离病区,随后又紧急驰援君山定点医院,始终战斗在最危险的第一线;收到隔离病区需要增援的通知,即将当父亲的急诊科医生蒋进心有不舍,临产的妻子也是超声科医生,她坚强地说了声,我没事就自己进了产房。看着刚出生儿子的照片,蒋进哽咽了:“疫情结束后,一定好好陪陪他们母子……”

2月13日,隔离病区9名男性医生齐刷刷地互相剃了一个亮铮铮的光头,“光头勇士天团” 90后外科医生余海峰说:“剃光头一方面是方便防护,同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疫情不止,不下火线。”2月16日,市一医院首批从火线下来、刚刚隔离休整完毕的17名护理人员走出隔离区,齐刷刷地提出了重返战场的请求,在获得批准后,有9位护士又再度进入隔离病区。她们中,有正在哺乳的双胞胎妈妈,有推迟婚期的90后……请记住她们的名字:姚雪程,夏梦瑶,何沙,张倩,严叶,吴素红,陈俊美,周英,姜燕。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座城市正在经历着病毒的侵蚀,但是我们却丝毫不畏惧,因为,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无数感动,这里有最可爱的逆行勇士,让湘风楚韵的岳阳感受着无尽的温暖和强大的力量,众志成城,我们能赢,我们必胜!

不辱使命——

持续激战48天90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2020年3月8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在市一医院院史的日子。当天,随着最后2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走出隔离病区,该院收治的90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确诊患者“全治愈”、医护人员“零感染”!

从确定为定点救治医院的当天开始,市一医院就将确诊患者的科学诊疗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据了解,从1月22日开始,医院集中全院感染、重症、呼吸、急诊、院感专家力量,形成两套专家组,加强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会诊救治,先后派出有五批医护人员共260余人到隔离病房、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等抗击疫情一线支援。

治疗期间,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按照“四集中”原则,全力救治病人;市卫健委组建专家组为患者制定了“一人一案”精准治疗、多学科分诊救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学治疗方案,通过远程诊疗、现场会诊等方式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诊疗方案。同时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积极开展心理疏导,鼓励他们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不计生死,不计报酬的舍命付出终有丰硕的回报!

2月5日下午1点30分,在医护人员陪同下,35岁的李小姐和58岁的方阿姨缓缓走出了岳阳市一人民医院南院感染科的隔离病区。经过10多天的精心救治,岳阳市首批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康复出院。

“感谢所有的医生护士宝宝的照顾!”2月25日上午,3个月大的晨晨在市一医院南院治愈出院,他是湖南省年龄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隔离病区医护科团队凭着以往治疗儿童感染病的经验,同时集思广益,向省内、武汉等医疗专家请教,为患儿采取干扰素雾化抗病毒和中药治疗两种措施,短短的11天,孩子的病情便得到控制,治愈出院。

2月29日上午,71岁的陈爷爷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走出岳阳市一人民医院南院隔离病房,重获新生的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近20天来,隔离病区重症医护小组在省、市专家组的指导下,为本来身患糖尿病、高血压、肺气肿等疾病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作为湖南省首例新冠肺炎(重症)合并消化道穿孔患者,老人成功跨越一道又一道的“鬼门关”,最终痊愈出院。

陈大爷2月9日确诊为新冠肺炎。2月12日凌晨3点,因为基础疾病多,对病毒感染时的应激反应导致老人突发剧烈胸腹痛。医院立即组织重症、心血管、消化、呼吸、普外科专家进行多学科联合紧急会诊,并联合省、市专家会诊讨论,决定立即手术,挽救患者生命。术后,重症组5名医生、6名护士组成了医院最强团队,接连开展术后引流管管理、心肺功能评估、预防感染、容量负荷等超常规治疗护理,陪伴老人先后攻克了感染关、营养关、呼吸关等一个个决定生死的关卡……参与会诊指导的湖南省指挥部彭再梅教授感慨地说,“这一例重症新冠肺炎合并消化道穿孔患者的痊愈,是医院多学科精准施策,联合诊治取得的成效,更是医护团队精湛技术和无私奉献精神完美结合所取得的成功……”

一个个日子印证了不平凡的历程:

1月21日,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入院;

2月5日,经过2周夜以继日的守护,第一批患者痊愈出院;

2月6日,派出最强危重症救治ECMO团队驰援君山定点医院;

2月13日,多学科团队全力配合成功完成全省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急诊手术;

2月25日,湖南省年龄最小的3个月新冠肺炎宝宝治愈出院;

3月8日,病区最后2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