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报道之四
科学应对,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记战“疫”中的岳阳市一人民医院院感控制和传染病管理团队
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治病救人,却每天和病毒面对面拼力“交战”。他们虽然不时时在一线,却始终为医患的健康安危奔波不止。作为疫情防控的主要力量,岳阳市一人民医院院感控制和传染病管理全体人员攻坚克难、精准施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全体医患人员构筑起抵御病毒的“铜墙铁壁”。
高筑防控堡垒,他们是“防控先锋”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广度。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感染防控工作变得至关重要,作为医院全体人员的安全护航者,市一医院院感科快速反应、积极行动,对全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培训、指导、监督和检查,化隐患于无形,灭危机于萌芽,用实际行动筑牢防疫攻坚战的坚实堡垒,成为疫情防控的“防控先锋”。
快速反应,建立防控屏障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涌,在这场防疫战役中保护医务工作者不被感染、保护患者之间不交叉感染,保护清洁工、陪护等非医患人员不被感染……保障医院每个人的安全,是院感科的职责,我们理应挺身而出。”市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林辉说道。
2019年的最后一天,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曝光,凭借院感人职业的敏感,预测春节期间,可能会有一场“公共卫生事件”来临, 2020年1月7日,院感科在没有明确病原体、没有人传人的证据情况下,就通过院感工作群进行了提前预警,提示医务人员做好标准预防,并加强了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的督导检查,吹响了医院疫情防控的“前哨”。
1月20日,当“新冠病毒人传人”的消息一发布,院党委委员陈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立即组织院感科全面做好抗疫阻击战准备,确保做到医务人员零感染、病人院内零传播。院感科全体成员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查文献,找资料,定方案,建流程,制定应急预案及工作指引,根据国家、省、市卫健委出台的相关规范要求,及时调整相应的感控措施。那段时间,科室成员上网查找资料,对所有内容进行审核把关,大家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争分夺秒在第一时间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流程。
随着疫情的发展,院感科又与医务科、护理部、传管科通力合作,挑灯奋战,根据国家相继出台的各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及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结合实际,制定了《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手册》,使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有据可依、有证可循,进行科学抗疫。
在疫情发生初期,为落实全院培训,院感科组织面对面现场培训20余次,利用感控工作间APP发布并持续更新线上培训文件20多项,组织新冠肺炎诊疗及防控线上考试13次,平台统计累计学习与考核一万九千多人次,做到全院人人参与,筑起防控堡垒。
不留死角,全面撒网布控
面对越来越重的防控任务,院感人深知责任重大,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医院的各个角落,督导全院各科、各级各类人员从细节做起,规范行为,将防控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
工作人员防护用品使用是否到位、卫生用品摆放是否整齐、消毒隔离措施是否规范、医务人员有没有按照流程进行洗手消毒……疫情期间,院感科全体人员分组全面深入临床科室,指导、督查40余次,重点检查各科室防护措施及消毒隔离落实情况,详细记录、收集督查资料,每天进行通报反馈,督促全院工作人员强化落实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监测环境物品消毒,强化终末消毒,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做好预警、预报,确保及时上报信息。“每次检查完,我们都会及时进行通报,哪里有问题,要求立即进行整改。”林辉介绍说。
新冠肺炎防控涉及面广,除了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还有中央空调与真空泵、手术与消毒器械流程、B超与CT、电梯通道与垃圾被服运送路线,预检分诊与普通病人就诊、疑似病例与普通住院患者管理等等。南院院感科陈彩霞白天要到医院各部门去落实去督查,晚上还要回复、讨论各种防控的咨询,常常忙到深夜。“加班辛苦不要紧,只要院感防控不出错。”她感慨地说,院感工作永远都要落到实处,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更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个多月来,院感人用专业和专注做好临床防控,只为不留“死角”,换来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平安。
不畏艰难,坚守抗疫岗位
院感科的工作琐碎复杂,晚上加班是常有的事,林辉更是自疫情发生以来至今一天都没有休息,但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他和同事们没有一句怨言,坚守在岗位一线。“最重要的事,就是筑起防控堡垒。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这是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院感科工作人员几乎每天加班加点、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了安心工作,他们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许新燕、罗新岳等同志都把孩子送到了外公外婆及爷爷奶奶家,每天起早摸黑,一心一意扑在抗疫前线。
“二胎妈妈”李玲小女儿还只有一岁多,她克服重重困难,每天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常常她下班回家时,孩子早已熟睡。
作为各县市区场院感督查指导工作组的成员,陈丹每天穿梭在岳阳周边各个医疗单位之间,进行培训、督导工作,经常忙到深夜还在返回岳阳的路上。
院感科李尚兰副科长因骨折,不能亲临临床一线,在家协助完成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手册》的部分编写与审核工作。同时,作为院感质控中心成员,与陈丹共同合作完成了《岳阳市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技术指引和工作流程》的编写任务。
面对疫情,院感科全体成员担起责任使命,紧紧盯住保障疫情防控第一线不放松、不放手,全力以赴,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奉献自己的力量。
把好第一道防线,她们是“守护天使”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一人民医院传染病管理科紧急起草应急预案、制定防控制度及工作流程、组织培训和应急演练,监测疫情相关信息并及时整理和上报……2020年新春,她们敏锐警觉、坚定信念,日夜奋战防控一线,为患者和医护人员高筑安全防线,成为这个春天最美的“守护天使”。
规避风险,拉起安全防线
2019年冬天,流感比往年来得更猛烈些,对医院传染病管理科的5位娘子军来说,出乎意料的忙碌。然而,就在忙于应对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牵动着所有人的注意力和心绪。
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传染源未知、传播途径未知、全人群易感……从事传染病管理工作多年的陈玲霞科长,以极强的专业敏感性和责任心,第一时间向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汇报,全院积极响应。从1月19日开始,传染病管理科牵头迅速在院内开展3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和防控知识》培训,并邀请疾控专家多次来院指导公共场所和病房空气消毒、防护用品使用与替代技术。
疫情就是命令,在认真分析医院布局现况基础上,她们理清思路、制定流程,就如何筛查发热患者、如何隔离留观疑似病人进行分析讨论,迅疾起草出台了《关于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小组的通知》《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等相关防控制度文件。
除此之外,根据医院实际,传染病管理科还提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热门诊岗位设置与流程管理要求;按照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规定,指导临床医师迅速收集病人的流行病学史和详细现住址,准确完成疑似和确诊病例的信息网报;同时,对疑似和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隔离并反复交代注意事项,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正是这些高标准严要求的制度、培训,拉起了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的一道道安全防线。
不分昼夜,精准收集信息
平均年龄45.8岁的传染病管理科5位娘子军,以白+黑的状态持续两月余,无周末、无节假日,只因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陈玲霞、翁丽娟、周滢驻扎南院,把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战场,认真落实每一次防控调度会议精神,读懂诊疗方案和各级文件,积极主动与疾控部门沟通。为及时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检测结果,她们经常工作到很晚,只为在第一时间将结果反馈给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只为阴性结果可以让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如释重负,阳性结果可以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因按照甲类管理要求,必须2个小时内完成疑似和确诊病例的网络直报。在信息的收集方面,病人的不理解和不配合成为工作中的一大困扰。令翁丽娟印象深刻的是,1月31日,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陈某某入院无身份证号码和现住址信息,她便打电话沟通,无论怎么解释,陈某某总是闭口不谈。无奈之下,科室几位同事不厌其烦地轮番打电话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通过多渠道获取了患者的身份和详细住址等信息。
疫情期间,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但所有工作人员都很耐心,认真面对每一位病人,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信息,为的就是把防控工作做得更到位、再到位一些。
坚守初心,践行大爱使命
一个多月来,这群娘子军一直高强度、长战线的工作,十分辛苦,但是每每想到一线的逆行者,想到感染的病人,她们都感到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翁丽娟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流感暴发期间,父亲病危两次住院,她没有请一天假,早出晚归在科室加班,原本想过年在家好好陪陪年幼的孩子、病重的父亲,但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她坚持每天到医院各个区域督查工作,担心自己身上携带病毒,怕传给家里体弱的父母和一岁多的孩子,除吃饭、洗漱外,连睡觉都戴着口罩,大宝称呼她“口罩妈妈”。
周滢的母亲,是一位肺纤维化晚期的患者,需要24小时上氧维持呼吸,爸爸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家里都要拄着拐杖才能行走几步。每天出门前,她都要安顿好老人的一切,直至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
“我们是孩子的母亲、老人的孩子,但更是一名医者,一名共产党员,国家和组织培养了我们,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站起来、顶上去。”这句话成了传染病感染科5位娘子军的铮铮誓言。
当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越是形势向好,越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到最后,决不能放松警惕。对于院感控制和传染病管理团队来说,他们将一如既往地在这条战线上坚守岗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临床一线齐心合力下好疫情防控这盘棋,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阻击战!